陈磊:服装从来都有各种意义,这一次我们试着回到服装本身|建投读书会回顾⑥
【建投读书会·澎湃北外滩】
第十季
上海烟火
<第六讲>
百年来上海女性服饰时尚的变迁
作为北外滩上的一张人文名片,“建投读书会·澎湃北外滩”自2017年创办至今,已走过了9大主题季,并汇编江南系列讲稿出版了《江南纪》一书。
如今,“建投读书会·澎湃北外滩”第十季系列读书会邀请了6位不同的学者嘉宾,从地域历史、信仰风俗、饮食习惯、书信记忆、社区文化、服饰时尚等6个不同的文化领域,共读“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”。
建投读书会·澎湃北外滩第十季【上海烟火】主题系列第六期收官场,建投书局邀请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磊老师,以老电影为切入点,通过影像的写实风格,探讨1920年代以来百年上海城市女性服饰的变化。
* 以下回顾内容根据陈磊老师的现场演讲整理,图片由陈磊老师提供。
基于篇幅略有删改,完整内容请通过“建投书局”官方视频号/官方微博收看。
探讨妇女服装之今昔 导语
1930年,上海刊物《中国大观图画年鉴》登出一个版面,展示了四张图片,探讨妇女服装之今昔。
四张图片的题目依次为:前三十年前妇女之服饰;短衫长裙已成昨日之黄花;现在流行之长短旗袍;冶中外于一炉之时式新装。这其实是一次对1900年以来时式装束的总结。从图上可以看出该版面更加注重当时的近式服装。类似这样的组图不止此一例。
这至少说明,彼时,把女装作为时装的自觉已然产生,且不仅仅是个体的想法,而是社会上较为普遍的认知。这有其特殊意义,因为在传统的王朝年代,服装从来就不单纯是服装,它代表等级,是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将女装作为时装的自觉,正是现代社会具备的不同意识。
这四张图片,除却第一张为清末装束,其余三张都是属于1920年代的时装。我们就从1920年代开始讲起。
1920年代的时兴装束
整个1920年代,短衫长裙是最普遍的女装。
左图是1920年代谢之光绘制的广告画,画面中的人物身着当时最常见的服饰——短衫长裙。右图的照片为盛佩玉(盛宣怀的孙女)19岁那年,从上海到杭州游玩时,在照相馆拍摄的。
多年以后,她回忆说,她对这组照片印象很深,因为她身着当时最为时髦的衣饰,同样也是短衫长裙。这类服饰,绝大多数材质较为轻薄,一般来说以薄绸绣花上衣和深色长裙最为常见。
除却这之外,1920年代,另一种时装渐渐风行。
1926年左右,良友杂志拍摄了一组上海女性的时装照片。
最右图标题为:“短袄长裙是上海最普通的妇女装束。”
最左图这款即为旗袍,可以说明稍早于1926年旗袍已然出现。
中间那张图片是1926年时,上海最时髦的装束——在旗袍外罩一件长马甲。
1925年春天以后,这种样式开始流行,在1926年时成为上海最时尚的服装,甚至也影响到北方京津一带。
探究这种样式的起源,有两种说法。一种说法是,上海某一位热衷时尚但经济拮据的少妇,想要翻新衣裳的样式。她发现丈夫有一件闲置的窄长衫,于是将其改制成一件外罩的马甲,因为样式别致,很快引起效仿。
另一种说法是,当时红极一时的歌舞明星黎明晖,在1925年5月时给她的好友写信,提及她新制的两件衣服,一件是薄纱旗袍,另一件是长马甲,她发现两件衣裳的搭配既好看,又大方。她认为自己是这种穿搭的独创者。这段逸闻后来被刊发在报纸上,这种说法遂被更多人接受。这件事的有趣之处在于,当时已经出现了有关时尚的故事,这在从前是看不到的。
不过,在盛佩玉的那组照片中,也出现了一张身着类似长马甲样式衣衫的图片。所以,也许在1925年春天时,上海已经有最早的一批时尚敏感度较高的年轻女性选择了这种服装,并且很快得到了一批认同者的跟风。
1926年时,变换的服装、翻新的花样,以及社会上流传的关于时装的故事,这些都构成了上海女装发展的组成部分。那个时期已然建立起这样的形象:上海的女装是非常时髦的。上海成为了全国时尚的标杆。
图为1920年代,杭稺英所绘的月份牌。虽然花样有所不同,但三张月份牌都有明显的短衣长裙元素,袖子样式也都是刚刚过肘的“倒大袖”。上图和中间的图片有很明显的长马甲与长袍的叠穿。
上图为张爱玲1943年写《更衣记》时,所配的插图。与刚才所说的1920年代的衣服相当接近,同样是短衣长裙与倒大袖宽身长旗袍的形制。
旗袍的变迁
经过上述的发展之后,短衣长裙渐渐地被更为时髦的长旗袍取代,才会有“短衫长裙已成昨日黄花”的局面产生。
1927年,叶浅予在上海发布了一张时装画,叫作旗袍之变迁。
最左侧所绘制的是1925年时兴的长旗袍,从图上能够很容易地看出旗袍领口、袖口、长度的变化,短短几年间,时尚的变迁速度是非常快的。
1930年,上海国货时装运动兴起,由两位新式女性潘公展夫人与许淑珍女士出面主持。
图片上的时装模特都是两位运动主持者所发动的社会名媛。该运动主张大家多用国货,包括各种纺织品,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。国货时装运动设计了女性在各种可能的社交场合所需要的衣着。
运动中引起最大风潮的衣饰如图所示。穿着者是当时的一位交际明星薛锦圆。她首倡的纯色素缎周身滚边的长旗袍,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旗袍样式之一,仿效者众多。
左图是叶浅予先生在这一时期绘制的时装画。可以看出,自薛锦圆始,1930年代初,旗袍的样式越变越长。从右图可以看出,由于旗袍已经长至脚面,可能造成行动不便,所以必须开高衩,并内搭长裤。至1932-1933年,旗袍已经长至几近拖地。
同时,上海的传媒业日渐兴盛,报刊与各种画报都繁荣起来,国产电影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。三十年代,是胡蝶与阮玲玉风头正劲的时期。电影明星的影响力使不同的服制能够更快速地流传开,社会的接受程度也更高。
图为阮玲玉,第一张图1934年登在《良友》杂志封面。三张图的旗袍形制都非常接近,皆为高领、短袖,相对合身,长及脚面。
这种样式在这一时期流传较久,以致于多年后提及旗袍,大家的印象皆为这种形制。此时的旗袍已经拥有了很多时髦的元素,如整齐的几何图形、各种绣花、印花图样。
左图为1935年胡蝶的照片。中间是明星影片公司旗下重要女演员的合影。右图是有“小阮玲玉”之称的后辈女星梅琳。时间继续推移,可是旗袍的服制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差别。
图为30年代的月份牌,图上旗袍的长度款式与先前真人实景的照片非常相似。
值得留意的是,1930年代的时尚,与之前相比,明显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。这些衣着时尚的女性的神情、态度都更加具备了现代社会的风范。
到1937年,全面抗战爆发,旗袍的长度开始一点一点缩短。
时尚为什么以当时的形式出现,很多时候是无解的。我们所能知道的是,到1939年时,上海已然流行短旗袍。对于这种流行,每个人看法不一。但短旗袍节省布料成本,此为事实,与当时战时的环境也较为契合。
这种趋势一直发展到 1940 年左右,此时,旗袍基本上短到齐膝,这被视作时髦,长旗袍已然过时。张爱玲在《更衣记》里写,“所有的点缀品,无论有用没用,一概剔去。剩下的只有一件紧身背心,露出颈项、两臂与小腿。”这种形容其实相当贴切。
在1946年春天,新的趋势还不明显。入夏时,上海小姐的选美开始举办,在当时极为轰动。
1946 年8月,她们拍摄了这组照片。凭她们坐下时旗袍的摆放位置可以看出,旗袍的实际长度已然过膝。所以大概在此时,最初那一批时尚敏锐度高的人们,又开始穿起稍长一点的旗袍。
到 1947 年的秋天,报纸上的时尚评论常常提到以穿着考究著称的教会大学的女学生,她们的旗袍基本上都长至膝盖下一两寸。除了衣身变长,旗袍的领口也稍稍提高。
图为电影《太太万岁》剧照。它的剧本创作于 1947 年春夏之交,拍摄于1947 年夏天。这部电影的美术相当考究,服装也非常精细,可作为研究当时服装变迁的参考资料。
该剧照展现了1946 到 1947 年间最流行的条纹花样。战后流行的第二个时尚元素是大花。
图为战后的国产电影剧照中
出现的大花纹样旗袍
图为1948 年费穆导演的《小城之春》剧照
第三个非常重要的战后时尚元素是垫肩。很多人认为垫肩的时尚是受战时军服的影响,这较好理解。在中式女装的潮流中,垫肩最先出现在风衣外套和大衣上。
从上到下,剧照分别来自《太太万岁》、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和周璇的《长相思》,大衣都有着明显的垫肩。
从当时的电影剧照可以看出,各式大衣的形制虽有不同,但都包含垫肩元素。那个年代,如果新制的大衣要时髦,是绝对不可能没有垫肩的。
抗战胜利后的几年间,物价飞涨,民生渐渐凋敝。到1948 年底,社会经济进一步败坏,时装兴盛势头停滞,基本仍是 1947 年流行的样式。
这张时装画上的样式在1948 年的秋冬到 1949 年的春天非常风行。衣领变得很高,腰身收得很紧,衣身再次变长。这种样式名为美龄装,因为它很接近于宋美龄在某一时期常穿的款式。
西式衣裤的流行
图片仍为老电影剧照。左一出自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,舒绣文饰演的王丽珍身穿一身西式衣裤。这种装束并不是反历史,在抗战时期确实有女性这样打扮,只不过凤毛麟角,因为这样的衣着被社会主流认为是不伦不类的。但到了抗战后期,不论社会舆论如何,选择西装长裤的女人仍在慢慢变多。
在上海的冬天,长裤的保暖度确实更好。这一点也被当时的男性作者承认,尽管他们绝大多数都认为这种穿衣方式很不像样。另外,有许多女性需要骑自行车上学,所以长裤一定比旗袍或裙装更加方便安全。因此,能接受西装长裤的年轻女性越来越多,在1946年后有明显的趋势出现。但保守的少奶奶们和中年太太们则依旧很难接受。
到1948、1949年时,整个社会的态度开始松动。电影明星陈燕燕,到北京去拍戏时,被人拍到她身穿长西裤和短大衣在北京的中山公园散步。天气暖和起来,大衣和棉袄就改成了各种鲜艳的毛衣。
图为解放后的一部电影的剧照,图片体现了解放初的大学生,无论男女,在春秋天的时候,基本上都身穿各色的鲜艳毛衣,搭配各式长裤。
到了1949年前后,已经没有人觉得女生身穿西式上衣长裤是怪诞的了,大家都能接受这是很自然的、很有活力的少女装束。
图片出自霓虹灯下的哨兵。从它拍摄的街景来看,身穿旗袍的、身穿西式时装的人数已经几乎相当。
另外,年轻的少女们身穿背带裙、工装裤,已经变得非常自然。这与代际差异后的新社会有关。相对保守一点的中年太太们,则选择以中式上装搭配西装裤。
上面的截图出自50年代上海出版的裁剪书。左图的裙子其实是经过改良的旗袍。中间短上衣和长裤的搭配非常普遍,从50年代开始,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了下来。那一时期的许多服装样式,到了八九十年代依然可以看到,只有轻微的差别,可能也是在座的各位都曾经熟悉的样子。
站在今天回顾过往,我们提到服装的时候常常会想到服装背后的含义,想到服装代表了什么,表现了什么,比如传统的王朝时代,服装是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,往往代表了等级;进入现代社会以后,服装随着社会变动而更替,更多地表现为时尚潮流的演化,虽然不再像传统时期那么“严重”,但是人们也经常习惯性地赋予服装各种社会意义,所谓的“奇装异服”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;特殊年代里对服装也有各种特殊的、严苛的要求。这些习惯和要求,恐怕都表示我们重视服装,但更重视服装背后的意义。
但时代一直在变化,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,可能大家更加习惯于“服装只是服装”这样的想法。当然它还是会与流行相关,很多时候也和消费、消费主义相关,但更多的时候只是跟我们个体有关,我们喜欢什么,就选择什么。服装更加自由、更加轻松,大家都有自己的服装理念可以表达。
而如果我们不急着为服装赋予更多的意义,或者我们就可以地更愉快地讨论服装和时尚变迁的问题,我想这也本身是一个服装本身如何受到各种影响而不断变化的过程。
延伸阅读
第一期《关于虹口的记忆:早期上海的市中心与市民生活》王启元老师主讲 | 读书会回顾
第二期《神明与市民:城隍信仰与上海风俗》郁喆隽老师主讲 | 读书会回顾
第四期《书信里上海人的纸短情长》张乐天老师主讲 | 读书会回顾
第五期《来自工人新村的上海表情》张怡微老师主讲 | 读书会回顾